沁源剪纸,源远流长。千百年来,剪纸艺术在沁源的青山碧水间孕育成长,一代又一代剪纸艺术者将祝福和祈盼寄托其中,不仅展现了当地的风土民俗,同时还镌刻出祖国的秀美河山。近日,记者一行远赴沁源,在传承人赵国清家中领略了剪纸艺术的万种风情。
郭道村位于县城中心附近,为四方交通交汇之处,明清以后逐渐发展为“上党名镇”和“商业旱码头”。特殊的地理环境、历史发展和民俗文化,催生了极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剪纸便是其中之一。正是在这种氛围熏陶下,赵国清自幼便对剪纸情有独钟。
赵国清至今仍记得,儿时外婆常常盘腿坐在炕上,一张红纸一番折叠,剪刀飞舞,纸屑飞落。三剪两剪,惟妙惟肖的人物故事、花鸟鱼虫便跃然纸上,让他感到十分神奇。逢年过节时,沁源几乎家家做剪纸,户户贴窗花,红红的剪纸作品映衬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受外婆与母亲的影响,赵国清渐渐喜欢上剪纸。特别是听闻同村姚栓梅老人的剪纸作品在省城获奖后,他对剪纸的热爱又多了几分。成长的岁月中,剪纸艺人的艺坛传闻时不时会打动他年少的心。凭借对剪纸艺术的热爱,赵国清不断开拓创新,挖掘传统技艺,提高剪纸技艺水平,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彩色堆剪。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际,赵国清历经一年之久,剪出2008种蝴蝶的56米长卷,一时间吸引了全国多家媒体争相报道。也是在那次剪纸中,他挖掘出一剪多样蝶的特技。2008年,他被授予“沁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传承人”,之后他不遗余力,组织展览,培训学员,以期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上剪纸艺术。
据赵国清介绍,剪纸艺术最早是由油漆匠、装潢师完成的。“他们在油漆,或者装潢时需要剪出花样,而这些人中大多是男性,所以男人剪纸由来已久,不足为奇。”当被夸赞剪纸技术高超,赛过女性时,赵国清这样说。
提及沁源剪纸的历史,赵国清表示因无文字记载,所以探源比较困难。只是根据近年发掘的一些古墓、残碑,结合当地传说、诗词、古文和明清剪纸稿样,再结合现代剪纸实物风格特征,初步推断应源起于春秋战国时期。
据传,春秋时期的剪纸实为剪刻,那时人们在树叶、树皮和兽皮上发挥创作,刻剪出不同的事物。到汉代后期,沁源民间剪纸技艺开始普及,当时一首民歌记载:“汉妃抱娃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这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汉时女性多能动手剪刻。直到南北朝时期,大山深处的沁源人才见到了真正的纸张,真正意义上的剪纸也才出现。
唐朝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受地理位置和文化影响,每年都会迎来大量香客会聚沁源。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在参与文化盛世的同时,也令商贾聚集,他们中有人便带来了各地剪纸,从而丰富了当地的剪纸艺术。
剪纸技艺发展到明代,经过借鉴、模仿、创新,再融入当地皮影戏和木偶戏的因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有资料记载,目前沁源留存和抢救的一批明清时期的剪纸图样,清晰地保留了当时皮影造型的痕迹。“
在民间剪纸艺术中,广大农村女性是沁源剪纸创作和传承的主体。”赵国清说,在他所熟悉的生活中,女性除做家务外,绣花、剪纸是她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她们将自己的情感和希望寄托于艺术创作中,催生了大批丰富多彩、撼动人心的剪纸作品。每逢年节或婚嫁、生子、祝寿,当地女性总会用剪纸艺术表达她们的祝愿。
赵国清告诉记者:“剪纸技艺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和传承,不仅寄托了世代女性的美好憧憬,也见证了漫长岁月的历史文化发展。”
在三十多年剪纸艺术创作中,赵国清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被人们称作“国清剪纸”。国清剪纸特色明显,不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而且兼具传统与创新。他的代表作《撒下人间都是爱》,大胆采用了堆锦技艺中的堆花技术和多层衬底艺术,把女神的衣裙表现得纯真自然,用针孔技术和花朵的剪贴堆衬法,将整幅作品衬托的生动鲜活。2000年,该作品在山西省文化厅举办的“剪纸艺术”大赛中荣获优秀奖。
据赵国清介绍,他创作的剪纸作品是在沁源传统剪纸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装饰艺术,是民俗与现代生活艺术化的产物。他的作品多用谐音和象征寓意的手法表现,立意大多为富裕吉祥。他的作品《山乡巨变》等,不仅真实反映了当地生活的变化,同时表现手法细腻入微,既保持了民间古老的传统,又具有很强的现代气息。近年来,赵国清先后在各类剪纸大赛中屡获殊荣,2015年9月,他的剪纸作品《沁源围困战》在上海举办的“反法西斯抗战胜利70周年”全国剪纸大赛中获铜奖。
此外,在沁源剪纸的传承和保护方面赵国清也做着积极的努力。“现在喜爱剪纸的人越来越多,只要勇于创新,紧跟时代潮流,剪纸这一承载历史文化的传统技艺依旧可以大放异彩。”
主办单位:山西省28365-365 晋ICP备08101850号
办公地址:长治市紫金东街47号 网址:www.beipo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