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 旧版链接
28365-365
首 页政务公开文广资讯政策法规党风廉政与时俱进上党文化专题栏目便民服务
  • 上党文化
  • 文化产业艺苑剧坛历史文化旅游景点风土人情
  •  
    • 我国出台公共图书馆法促进全民阅读2017-11-07
    • 28365-365关于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先...2017-11-01
    • 长治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刘琳参加...2017-10-26
    • 关于做好农家书屋配备党的十九大文件...2017-10-20
  • 当前位置: 上党文化 文化产业
  • 非遗保护擦亮长治“文化标签”
    作者:管理员 日期:2017-10-27 【正文字号: 大 中 小 】

        记者解婷报道:享誉海内外的中国第一虎——黎侯虎,“立体国画”长治堆锦,流传千年的八义窑红绿彩,香飘万里醉半仙的潞酒……在前段时间举办的首届山西艺术节长治文化周上,一大批独具上党地方特色的非遗文化产品亮相,尽显“长治魅力”,令前来观展的人们大饱眼福。

      长治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勤劳智慧的上党人民创造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我市历来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按照“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将非遗保护、保存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非遗保护、保存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成立专门的保护机构,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不断加强,初步形成了四级保护名录体系,非遗品牌日见成效。截至目前,16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79个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39个项目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0名,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74名,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224名。

      为进一步扩大非遗产品影响力,我市在保持非遗项目传统和本真的基础上,不断加强项目融合工作,进一步促进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加强非遗衍生品开发。同时,创新发展模式,利用“公司+农户”运作方式,促进非遗项目发展。目前,长治市类通堆锦工艺有限公司等22个单位被确定为我市第一批市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今年5月18日,我市被文化部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曲驻场演出试点,并于7月12日在潞安剧院正式启动该驻场演出活动,为期一年,这是我市近年来举办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剧目最多、演出场次最多、参与人数最多的舞台集中展示。

    【 返回 】

  •  
  • 主办单位:山西省28365-365         晋ICP备08101850号
    办公地址:长治市紫金东街47号     网址:www.beipobao.com